
“这人居然敢打的主意?” 表面上一听,绝对像是在开玩笑正规配资之家,甚至玩笑都不敢这么开!但实际上呢?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,此人是谁呢?最终的下场又是如何的?

在民国年间,有这么一号人物:七次倒戈、火烧少林寺、强抢民女不说,还大放厥词要把“第一夫人”绑了送给日本人当见面礼!更搞笑的是,他没死在枪林弹雨里,也没被送上刑场,而是被自己亲如手足的结义兄弟亲手活埋在黄河滩上,尸骨无存,连个纸钱都没人烧。
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“军阀” 他叫石友三。他这一生,堪称“背叛专业户+色魔+汉奸”三合一,活脱脱一部行走的道德反面教材。
人渣
石友三的出身并不好,他出生在吉林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庭,小时候的他连饭都吃不饱,更没有多少机会念书,因此文化水平非常一般。十几岁就被家里“赶”出门,说是自谋生路,其实就是流浪。他一路晃到北京,在街头啃窝头、睡桥洞,直到听说招兵,管饭就行!可人家一看他:瘦得像根豆芽菜,站都站不稳,直接摆手:“回去吧,你这身子骨扛不起枪。”

可石友三偏不信邪,他赖在征兵处不走,端茶递水、擦马喂料,嘴甜得能滴蜜,腿勤得像陀螺。最后,长官实在是拗不过,给了他个马夫的差事,就这样,他有了一份工作。谁能想到,这个连马都牵不稳的穷小子,竟靠着“眼力见儿”一路往上爬。
为什么呢?原因也只有一个,石友三他太懂怎么讨好上头了,为了向上爬,他也不得不这样做。冯玉祥喝什么茶、爱听哪出戏、行军时习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……他全记在小本本上(当然,那时候没本子,是记在心里)。
白天石友三鞍前马后,晚上守门值夜,打仗时更是冲在最前头,替长官挡子弹都不带犹豫,你就说说,像这样的人,他能不被领导喜爱吗?没几年,他就从马厩进了中军帐,成了冯玉祥的心腹,后来直接带兵当营长。他手下的“第二营”打得又狠又准,连大总统黎元洪和日本公使都专程来参观,那会儿,他真算得上风光无限。

在1926年之时,冯玉祥让石友三去打晋军,他嘴上应得干脆,转身就偷偷跟敌方主帅谈妥:“咱俩别打了,留着兵以后好说话,这样谁也不会吃亏。”为啥?他怕自己的老本打光了,以后没筹码跟人谈条件。值得一说的是,冯玉祥刚去苏联考察,石友三立马拉着兄弟韩复榘,头也不回地投奔了阎锡山,换了个新东家继续当官,你说说石友三的做法是不是有点过头了。
等冯玉祥回国,发现被自己一手提拔的“心腹”给卖了,气得直拍桌子。可石友三呢?连夜跪在冯玉祥门口,一把鼻涕一把泪,骂自己“猪油蒙了心”“不如”,哭得那叫一个惨,不错这正是石友三的苦情戏。冯玉祥当时心一软,又把他收了回来,要是换成其他人,估计就已经没命了。
畜生
可这一次冯玉祥真的就是,引狼入室,此话怎么讲呢?

1928年,他奉命追击一支叫“建国豫军”的部队,一路追到河南登封。为了活命,对方躲进少林寺,僧人们出于义气帮了一把,然而,这下可捅了马蜂窝!石友三当场暴怒,不顾手下的劝阻,直接吼了一句:“烧!给我往死里烧!一个也不要放过!” 就这样,在石友三的军令之下,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夜,千年古刹化为焦土,法堂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…一个都没有放过。18座核心建筑全毁,上千卷佛经、历代碑刻、珍贵文物,一夜之间灰飞烟灭。
其实,他的狠毒早有苗头。早年驻扎包头时,当地佃户因不堪地主盘剥起来反抗,他不分青红皂白,半年内砍了500多颗人头。老百姓背地里咬牙切齿:“这哪是将军?分明是活阎王!”

更让人反胃的是他的私生活,到底有多荒唐?他的原配妻子早被石友三扔在老家,当上营长后就开始疯狂纳妾。二姨太是许昌戏班的当红花旦,他看一眼就心动,直接派兵“请”回军营成亲;三姨太也是戏子,遭遇如出一辙;四姨太本是有夫之妇,被他设计勾引后强占;最离谱的是五姨太,著名报人林白水的女儿林慰君。为了逼她就范,他天天派兵堵报社门口,美其名曰“保护”,实则骚扰得人家没法工作,还编瞎话,说自己杀了军阀张宗昌,苦追好几年才得手。
你以为这就完了?他在军中还搞了个“女兵卫队”,表面是精锐部队,实则是他的私人后宫。这些姑娘白天穿军装巡逻,晚上就被叫去“汇报工作”。谁敢说不?轻则发配前线送死,重则人间蒸发。他从不掩饰,甚至当众调侃:“她们自愿的嘛!” 听听,这是人说的话吗?只不过,这些女兵还不敢当面说什么。

后来,随着石友三地位的越来越高,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,那么他又干了什么事情呢?1929年蒋冯开战,蒋介石派人送来500万大洋,他眼皮都不眨就收了,转头就在报纸上痛骂冯玉祥“忘恩负义”,宣布效忠蒋介石。在当上安徽省主席后,他竟多次在酒桌上对下属说:“早就想见见宋夫人了,安排一下可好?这话可真不敢随便乱说,要知道老蒋的手段可不是闹着玩的,但是石友三却不当一回事。”后来投靠日本人当汉奸,更是口无遮拦,扬言要“抓宋美龄献给皇军表忠心” 这话传出去,全国哗然,连汉奸圈都嫌他太疯!
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,石友三的部队被整编,一度和八路军合作抗日。我党还派干部帮他整训军队、严明纪律。那段时间,他表现得像个“进步将领”。可蒋介石一抛出“主政华北”的诱饵,他立马翻脸,调转枪口疯狂围剿根据地,靠着“反共有功”真当上了察哈尔省主席。

但好景不长,在1940年之时,石友三在冀南被八路军打得满地找牙,主力几乎全灭。走投无路之下,他又动了歪心思,偷偷联系日军,签了“互不侵犯协议”,约定联手打共产党。
这一下,彻底踩了红线,为什么呢?
他的结义兄弟,是个铁骨铮铮的抗日派,听说他要当汉奸,气得拍案而起:“这种人不死,天理难容!” 于是他便联合老西北军将领孙良诚,设下一局:以“消除误会、共商大计”为名,请石友三到河南濮阳柳下屯“喝茶”,但实际上呢?却是想要对付他。

当时的石友三一听,知道是老长官孙良诚出面,毫无戒心,只带了一连骑兵就去了,当然等待他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茶了。刚进营门,伏兵四起,当场被绑。当晚,高树勋亲自下令,将他押到黄河岸边,挖坑活埋,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他当汉奸。就这样,49岁的石友三,一生背叛七次、残害百姓、强抢民女、勾结外敌,最终连一口棺材都没混上,尸骨埋进黄沙,彻底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,你说这尴尬不尴尬。
石友三不是没能力,也不是没机会,他聪明、能打、会来事,本可以成为一代名将。但他输在没有底线,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,这才有了这样的后果。不过是绊脚石;百姓性命?草芥而已。他以为乱世就是赌场,只要够狠、够滑、够不要脸,就能一直赢下去。

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,每一次背叛,都在透支信任;每一次作恶,都在积累仇恨。最终,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愿再给他机会,死在结义兄弟之手,说起来也真的是非常的尴尬。可以说他的死,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!做事无底线,说话不过脑,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会被抹杀。一个没有良知的人,注定被时代抛弃,对于此,您怎么看呢?
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